要在庞大厚重的装甲车上发现一根头发丝一样细的裂缝,该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眼力、定力、智慧和精神?
66029部队某分队技术维护室副主任、一等功获得者、焦作籍少校军官杨春雷就做到了这一点,从而及时排除险情,确保“铁甲战车”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淬炼寒暑锻铁骨,百战黄沙砺精兵;今日熔炉铸利剑,明朝战场亮锋芒……当杨春雷捧着一等功勋章、脸上淌满激动的泪水,反复咀嚼品味着这些军人格言时,他知道,自己没有辜负当时选择军人这条路立下的铮铮誓言。
阅兵村:“火眼金睛”排险情。2009年10月1日,新世纪第一次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作为参加受阅的杨春雷所在部队,驾驶着“铁甲战车”犹如钢铁洪流,嘶吼着威风凛凛穿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铁甲战车”的气势风采。
然而,又有谁知道,就在阅兵前几天,杨春雷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一幕!
当接到参加阅兵任务时,杨春雷和他的战友一样,激动的夜不能寐:能参加大阅兵,该是一名军人多么大的荣耀啊!
杨春雷所在的部队主要担负着“铁甲战车”的维护、修理、保养、抢救等任务。“我一定要精心保养,一定要确保零误差。”杨春雷既激动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
“铁甲战车”已经融入了杨春雷的血脉,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到达阅兵村训练时,他很少休息,经常带着工具和一个小本子昼夜围着自己分担维护任务的这辆“铁甲战车”转转,看看零部件有没有松动、摸摸车身有没有划伤、听听发动机声音有没有异响……
即使风吹日晒、摸爬滚打的艰苦训练让他疲惫不堪,也要坚持在晚上睡觉前仔细比对白天记录的数据,哪怕有一点点差别,都要及时对战车进行检查校正。
杨春雷经常抚摸着战车,深情地对战友说:“我们的‘铁甲战车’是有生命的,它和我们一样,必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一天,他在例行对“铁甲战车”检查时,突然发现轮胎左三轮仓立板有一条20公分长、很不起眼的头发丝一样细的裂纹。如果不细细查看,根本看不出来。
这一发现非同小可。杨春雷猛然一惊,不管有没有大碍,必须及时上报,进行全方位检查。
他毫不犹豫将情况上报,部队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联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
正如杨春雷判断,当刮去立板表皮油漆后,一条80公分长的车体裂缝赫然出现在眼前。
所有人员大吃一惊。如果不是杨春雷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随即展开调查,共同分析研判,立即对战车重新进行了维修。在阅兵训练场,部队给杨春雷荣记三等功。
杨春雷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更艰巨、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边。他连续几天没有好好合眼,心里始终牵挂着战车的安全。
10月1日,大阅兵开始。
杨春雷坐在战车里,支棱着耳朵仔细聆听着战车的声音、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战车内部状况,浑身汗流浃背也没有感觉。就这样,战车怒吼咆哮着,在举世瞩目中安全驶过天安门广场,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虽然他当了一次“没有露头的英雄”,但内心依然激动万分,军人崇高的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流淌在他的血脉中。
他自始至终出色的表现受到了部队上级首长的表扬,部队再次给杨春雷荣记一等功。
当兵梦:“出彩青春”驰军营。热血男儿,谁不憧憬美好的青春?
杨春雷出生在军人世家。老爷、爷爷、父亲、二叔都是军人。
从小就深受军人文化生活濡染熏陶的杨春雷对军营更为向往。“我要去当兵!”当杨春雷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绿色的军营总使人感到神奇、振奋和荣耀。踏入军营大门的杨春雷,不怕苦、不怕累,体能训练摸爬滚打冲在前,学习知识废寝忘食当标兵,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分到连队的杨春雷入伍前原本想着能威武神气地挎着钢枪,站岗放哨,然后给家乡父老乡亲寄一张照片,好让他们眼羡,但却被分到了某部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当起了汽车修理工。
每天一身油腻,每天爬上爬下,杨春雷的心多有不甘。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自己穿上了军装,就要无条件听从部队召唤、服从部队命令、忠诚履行使命。于是,他潜心学习汽车修理技术,无论因工作需要,部队把他调到哪里,任务再繁重、环境再艰苦、工作再紧张,他都毫无怨言。
艰苦的磨砺锤炼,使他的技术日渐成熟,知识日渐丰富。每当他看到经过自己修理的军车欢叫着驶出大门时,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
军人牺牲奉献岂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能当好一名合格的汽车修理工,也是在拼搏、在征战、在冲锋、在战斗。他优秀的品格、娴熟的技能、突出的贡献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肯定赞扬。于是,一个更神秘、更艰巨、更严酷、更重要的新使命在等待着他。
维护室:“工匠精神”洒疆场。杨春雷两只手掌各长着一排厚厚的老茧,脱落一层又长一层,有的手指关节弯曲伸不展,手背青筋暴突,粗糙黝黑的面部由于常年爬冰卧雪、风吹暴晒而显得苍老。不过,他1.77米的身躯依然挺拔伟岸,犹如一座军人雕塑,始终屹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根据部队安排,杨春雷离开汽车修理工作岗位,又分配到了坦克和装甲车修理排。
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杨春雷犯难了:工作比过去辛苦几倍、责任比过去大很多倒没什么,关键是能不能胜任?因为对这些素昧平生的“铁甲战车”可是一窍不通。
了解他的心思后,班长多次与他促膝谈心,谈自己当时转岗的经历、谈军人的使命等。在班长的耐心开导下,杨春雷的思想疙瘩逐渐解开了。
杨春雷的部队驻扎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这里广袤无垠的沙漠荒无人烟,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气温更是邪门般能长时间保持在零下40度,每天风沙遮天蔽日,有时还要受到沙尘暴侵袭,特别是大雪纷飞时,一望无垠的沙漠更是白灾连连,气候极为恶劣。
在野外训练时,杨春雷和战友们喝口水,都形容为“三部曲”:第一口是夹着黄沙的水、第二口是冰、第三口就冻住喝不出来了。他们必须戴两幅手套,即便如此,半小时后,手脚也冻麻木了,眉毛上都挂着冰碴。
气候恶劣,但血气方刚的杨春雷任何时候都是“我自岿然不动”,浑身涌动着报国之志,战风沙、斗冰雪。不懂,他就向书本学习、向班长请教。每当班长维修战车时,他就仔细看、认真记。针对一些新型装备,他主动请缨到厂家观看生产线,向技术人员请教。晚上睡觉前,他还要把各组数据再默背一遍。他已经把战车化作自己的生命,久而久之,对战车出现的各种故障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番“望、闻、问、切”,就知道战车状况如何。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杨春雷曾经随部队转战各地,每到一处,都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忠诚担当保障了“铁甲战车”安然无恙,因此荣获了很多荣誉。
如今,已经是技术维护室副主任的杨春雷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当今世界军事前沿各种高科技武器在日新月异诞生,必须不断学习“充电”,下功夫更新知识技术,才能永占鳌头。他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对维护室的战士们也是这样严格要求的。
金戈铁马战沙场,戎装加身战飞扬。就像“铁甲战车”安全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一样,杨春雷充满自信:有了今天“平沙莽莽黄入天”驰骋疆场的千锤百炼,一定会有明朝“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