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仗的标准锤炼能打赢的民兵队伍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必须牢记强军目标,在发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作用的同时,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自觉献身强军实践,不断提高应战能力。 一、始终坚持党管武装,把握组织基础这个关键 民兵队伍要践行能打胜仗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领导、凝心聚力。一是科学设置。针对民兵组织布局分散、数量偏少等特点,做到符合条件独立建,各乡镇、街道和企业民兵营,以及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民兵连,单独建立党组织。整合资源联合建,对不符合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民兵营连,按照“地域相邻、村村联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借助优势依托建。借助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的民兵分队建制完善、组织健全的优势,依托单位党组织建立民兵党组织,同步抓建,同步发展。二是规范运行。建立教育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办班集训等方式,结合民兵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战时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提高民兵党组织负责人履职能力。建立军地联管制度。通过县(区)党委常委议军会议或军地联席会议等形式,明确民兵基层党组织双重领导的隶属关系、年度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并适时组织检查考评。建立服务保障制度。把民兵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基层财政预算,将民兵党员活动室与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统一规划,建成“兵民一体、内容融合、活动同步”的综合场所。三是明确职责。牢牢把握民兵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注重研究解决民兵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在遇有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时,特别是在战时应战中,民兵党组织能够成为民兵队伍的“顶梁柱”和“主心骨”。 二、筑牢能打胜仗意识,把握思想建设这个关键 一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这个基础。民兵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三个重点对象之一。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注重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在引导民兵关心国防事业、支持国防建设的同时,教育大家充分认清民兵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自身作为武装力量组成部分所担负的职能任务,进一步增强“兵”的责任意识。二是突出经常性思想教育这个重点。经常性教育必须通过经常性手段、运用经常性媒介来开展。当前,民兵获取信息最直接、最广泛、最普通的媒介就是移动通信工具。实践中,可通过实时掌握民兵的通信方式,依托地方通信公司设立信息发布平台,依据上级下发的民兵政治教育教材,定期编发短小精悍的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常态促长效。三是扭住战斗精神培育这个环节。一方面,从传统教育入手。挖掘战争年代民兵参战支前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民兵在战争年代顽强抗敌、英勇斗争的先进事迹,提升民兵战时应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形势教育入手,激发民兵战时应战的责任感。 三、按照岗位任职需求,把握建强队伍这个关键 一是选准配强。在民兵干部特别是营连长选配上,逐级严格把好思想、年龄和军政素质的关口,要优先选配党团员、退伍军人和文化程度高、既热爱武装工作又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的基干民兵。县(区)人武部在对民兵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给基层武装部提出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民兵干部要督促基层及时进行调整更换。二是加强培训。建立岗前培训和轮训制度,新任民兵营连长必须进行系统的岗前业务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军味”,注重对民兵干部军事素质、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三是严格管理。每年对民兵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表现突出、工作任务完成出色的进行表彰奖励。 四、瞄准未来战争需要,把握军事训练这个关键 一是更新观念。人民战争始终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在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不能再搞“人海”战术。要从片面追求数量向全面提升质量转变,从粗放型训练向集约化训练转变,从以步兵分队为主向以专业技术分队为主转变,科学确定训练对象、内容和方法。二是紧贴任务。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民兵战时除了传统的安全警戒、保交护路、前运后送、后方防卫任务外,还将担负联合防空、网络攻防、舆情引导等任务。“战场”决定了民兵训练的“方向”,必须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改变以基础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训练内容,按照“打什么仗,就练什么兵”的要求,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突出抓好以防空、伪装防护、电子对抗、应急机动、消除空袭后果等为主要内容的作战行动课题训练,注重抓好成建制、应用型的技战术合练,训练中,还要注意组织民兵亲临任务地域,强化训练的实战化背景。三是科学组训。在教学手段上,在立足本职岗位抓专业训练、依托训练基地抓骨干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继续走好民兵与现役部队挂靠联训的路子。通过建立规范的挂靠联训机制,确定合理的联训内容和规模,采取灵活的联训形式,实施有效的联训保障,确保挂靠训练顺利开展,使之成为民兵队伍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李华、陈进九、王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