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口述战争》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榜首

时间:2022-04-23 20:18:06来源: 作者:点击:
《亲历者口述战争》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榜首作者:李光辉、陈锐、赵云翔4月21日,河南省启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并正式发布2021年

《亲历者口述战争》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榜首

作者:李光辉、陈锐、赵云翔

4月21日,河南省启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并正式发布2021年度“豫版好书”评选结果,共评选出优秀奖20名、提名奖30名。其中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大校副主任韩申国编著的《亲历者口述战争》获图书优秀奖榜首,这是该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豫版好书”评选活动参照中宣部“中国好书”做法,以具有思想性、学术性的大众普及读物为评选对象,采取专家评审和大众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评选出优秀豫版图书,助力书香河南建设。

《亲历者口述战争》荣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短短一天时间,网上阅读量已超200万人次,网民跟帖热议络绎不绝。记者新浪网上看到,“亲历者口述战争”“抗战老兵口述抗战”“天南地北河南兵”3个新浪微话题的阅读量已经分别达到了78万、2290万、306万人次。

“抢救性挖掘红色资源,拍摄制作出版《亲历者口述战争》,有助于广大党员群众、青少年学生、军队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真正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造就红色江山的捍卫者、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韩申国告诉记者,2018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根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开展向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学习活动”的指示,为配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河南省军区“中原国防”融媒体平台,启动《亲历者口述战争》系列节目访谈拍摄工作。采访工作历时近9个月,行程两万余公里,足迹遍布河南省内18个地市,先后采访34位参战老兵,拍摄制作电视短片34集,总时长达420分钟;采写口述文章34篇,近10万字,拍摄图片1000余幅;并创作了活动主题曲《红色基因代代传》。

《亲历者口述战争》接受采访的老战士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86岁,平均年龄为92岁高龄,既有战场上杀敌的钢铁硬汉,也有枪林弹而中的巾帼英雄;既有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生活原型郭兴,也有电影《上甘岭》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生活原型张计发;既有4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曾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家里吃过饺子的战斗英雄王占山,也有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新四军老兵钟飞、抗战老兵刘德山和安文远,还有曾任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副团长的贾福林……34位战争亲历者的深情讲述,是国防教育的34个生动教材!是34笔无法估值的精神财富!是34尊保家卫国的不朽丰碑!

红色基因代代传,星火终燎原;血脉永续根基固,薪火永相传。“那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这些鲜血与生命写就的故事 ,横贯于九天河汉,彪炳于万里河山。”“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忘了这个颜色。”“读红色故事,让历史与现实相遇,让那些珍贵的历史故事滋养我们的心灵。”……在“世界读书日”,来自党员干部、青年军人、学校师生阅读《亲历者口述战争》迸发的情感共鸣,深刻折射出这本好书铸魂砺志的思想与力量、启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唤声英雄泪满襟

退役上校 魏联军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品读一本书。

“世界读书日”前夕,欣闻《亲历者口述战争》(作者:韩申国)经过专家评审和大众投票角逐,位居2021年度豫版好书优秀奖榜首。

我有些好奇:在林林总总的豫版好书中,这本书何以脱颖而出?在浅阅读和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不 “讨巧”的革命题材,因何赢得大众认同?

灯下捧卷顿悟:社会肯定的背后,分明是时代对主旋律的呼唤,是人们对英雄的尊崇!

河南省军区韩申国大校带领采访组历时9个月,行程两万余公里,足迹踏遍中原大地,采访的34位老革命、老战士,大都出生于苦寒之地,建功于风霜之野,决胜于危难之时。他们折断了日寇的尖刀、战胜了国民党的铁骑,平息鸭绿江的战火。这些浴血荣光的红色故事组合在一起,分明是一部浓缩的我党我军革命史、奋斗史和强军史!

拨开历史烟云,翻阅红色篇章,聆听深情讲述,耳畔风雷激荡。

”1944年秋天,我随部队急行军50多公里阻击敌人,夜色中,一颗子弹击中前面的排长后,又击我的左腿膝盖,排长牺牲了,子弹嵌入膝盖取不出来,伤口感染,腐烂生了蛆……”103岁的抗战老兵钟飞当年的讲述惊心动魄。

“1953年7月18日拂晓,我在朝鲜战场金城战役阵地血战4天4夜,被误认牺牲了,送到死尸房。军医把胸口还有一丝热气的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说你命真大,身上38个窟窿还能活下来!

93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说的风轻云淡。

《亲历者口述战争》记录下那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这些鲜血与生命写就的故事,横贯于九天河汉,彪炳于万里河山。

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英雄前辈,就读懂了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军队。

当年手拿钢枪、闻着硝烟的英雄,非常羡慕手捧书卷、嗅着书香的我们。一些老战士说,那个年代,战士们认字在背包上,写字在土地上,教室在大路上,桌子在膝盖上,战斗有人牺牲时,背包还别着一块识字板,战友掩埋遗体时,就取下那块识字板,别在自己背包上……

《世界文明史》作者、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时间终将淹没众生,惟有英雄永存。”

但生老病死是人生法则,英雄虽不会凋零,但终会苍老辞世。

“你们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书中一位老战士的心声,令人深思:如何通过抢救式的挖掘,记录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家谱,迫在眉睫。

英雄不怕牺牲,怕被遗忘。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 1930年8月,革命先驱裘古怀在就义前写下这样的遗言。

几年前,有位老八路问一位中学生:“你能讲出几个英雄的战斗故事?”这位学生摇摇头:“一个都讲不出来。”老红军尴尬一笑:“我们当初不要命地打仗,就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忘就忘了吧。”

看似问孩子,更是问大人;看似问学校,也是问社会;看似问现在,实则问未来。

岁月长河里,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仰望这些夕阳晚照的英雄,目送渐行渐远的身影,受先辈惠泽的人们,应当掬一捧热泪,并扪心自问——

我们,能忘记他们吗?

 

 

挺起共和国的脊梁

人武部中校副部长 戴丹华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英雄,是一本厚重“史书”。《亲历者口述战争》一书收录34位英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参战老兵。采访时,他们已至耄耋之年、华发苍颜,岁月在脸上雕琢出道道沟壑,战火在心里留下累累伤痕,却抹不掉老兵身上的“荣光”。

仇恨源于感同身受。书中收录的老兵郭天木看到日军放火烧山,一次性就烧死46名村民,其中包括他的亲姐姐、亲外甥和外甥女。出生在山西沁源县的张计安家乡也遭受到日本鬼子屠杀,全县8万多人有3万多人死伤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枪杀、放毒、火烧、活埋无恶不作。张计安的父亲、两个弟弟、婶婶和一个堂妹都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

家仇国恨,老兵们义愤填膺扛起钢枪。书中收录的老兵,有《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郭兴,有电影《上甘岭》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也有4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曾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家里吃过饺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等等,他们家乡遭受苦难,甚至亲人惨遭屠杀。一个个热血老兵从河南、从河北、从山东、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扛起钢枪,走向战场。

上了战争,命就交给了国家。老兵张计发义无反顾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阵地上整整坚守24天。当时采访时,张计发清醒记得:“机关枪的枪筒子被灼热的子弹烧红了,耳膜几乎被震聋,当时阵地上,呐喊声、撕心裂肺的衷嚎声一片……”“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书中收录的老兵,同张计发一样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每名老兵个个浑身都是以命相搏的血性。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从没有从天而降的富足强盛,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岁月静好。近代以来,无数先辈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即便到了和平年代,为保家卫国、抢险救灾;为挽救国家财产、他人生命,仍不断有英雄流血牺牲。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这些老兵身上,展现的是“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爱国之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国之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之行,也折射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砥砺之路、强大之路、复兴之路。

国之英者,时之楷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国家建设正乘风破浪,改革发展正乘势而上,我们靠什么凝聚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用什么来激发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勇气与斗志?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这些“最闪亮的星”为指引,学习英雄事迹、铭记英雄业绩,人人赤诚爱国、以身许国、精忠报国,不负韶华、肩负使命、扛起担当,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强国强军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致敬,挺起共和国脊梁的老兵!

 

 

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血液”

干休所上校政委 李青

获悉韩申国同志所著《亲历者口述战争》(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荣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优秀奖”的消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笔者感到,无论从这本书选材的厚重程度还是内容的教育意义上讲,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俗话讲: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可以说,英雄精神,既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更是一种昂扬的民族气节;既是一份巨大的教育财富,更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今天,当我们一些人习惯于坐享前辈和先烈用生命与牺牲奉献换来的“和平成果”时,谁来记载真实的战争历史?谁来唤醒那些为党为国牺牲了的沉睡记忆和我们在维护和平环境中的使命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亲历者口述战争》这本书是个大选材,但内容落点很实也很具体,书中的主人翁都是军队极具影响力的健在老干部,他们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亲身参与了许多战争、战役、战斗,为党和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说“七一勋章”获得者安阳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老干部王占山、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生活原型郭兴等,他们既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他们“亲历”式的讲述,读了让人感到可信、可敬、可学!同时从34位老兵的真情讲述中,既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前辈身上所表现的爱党、爱国、爱军、爱民情怀,也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更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前辈对新时代国人、军人的嘱托和希望!所以说,《亲历者口述战争》这本书是一本极好的“活教材”,在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有着极好的教育引导意义!通过老英雄们的深情讲述,可以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使命与任务”“责任与担当”“牺牲与奉献”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并将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丝丝渗透到人们的心田,升华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担当建设祖国重任的无穷动力!正如这本书的前言中所言:“参战老兵们口述的亲身战斗经历,无不蕴含着红色精神,无不彰显着红色力量。”

我想,这本《亲历者口述战争》所蕴涵的宝贵精神,一定会像红色基因中的“精神血液”一样,通过阅读传承流淌到国人的血脉里,生生不息!

 

 

留史存记忆 一起向未来

政治工作局文职人员 赵云翔

历时近9个月,行程2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全省18个地市,对话34位参战老兵,采写口述近10万字,收集史图200余幅,拍摄照片1000余幅,20余人辛劳付出共同参与完成的《亲历者口述战争》成功入选“2021年度豫版好书”,成为筑牢青少年红色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工程的新坐标。

英雄喋血沙场,吾辈自当缅怀;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抗战老兵是传承抗战记忆不可或缺的珍贵载体,在他们脑海深处保存下来的,都是老兵们永不忘记的东西,珍贵且真实,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口述史凝固的是一种文化力量,挖掘、整理并传扬老兵口述史,就是在岁月的底层打捞历史碎片,形成历史之镜,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抗战精神,填补记忆空白。当下,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在讲好现在、把握形势的同时,更需要鉴往事、知来者,真正读懂“活化石”,从中感知这些“活化石”所传递的沉甸甸的精神力量,获取我们需要的活生生的动力源。

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平均年龄高达92岁的参战老兵们,用自己“亲历”式的讲述,生动回答了新时代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使命与任务”“责任与担当”“牺牲与奉献”等问题的犹疑与思考,在戎马一生、九死一生、忠诚一生中将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镌刻在中原大地,用磅礴伟岸的红色力量敲打出新征程的鼓点节拍,引领出新时代的精神风尚,高筑华夏子孙同舟共济的“精神长城”,唤醒炎黄后代百折不挠的雄风伟力,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砥砺前行。

真实凝聚信仰力量,求实洞见精神内涵,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古老的精神文明才有发轫之力、传承之基,丰厚的精神滋养才会直抵心田、荡涤灵魂。记录的每一段客观真实的历史片段,都是一次我们与初心的时空对话,每一个亲历战争的老英雄都是一座指引我们前行的信念灯塔。他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果敢豪气催生着敢于亮剑的必胜之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铁血誓言激荡着勇于担当的时代强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传递着甘于奉献的不懈追求,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将上下同欲、戮力同心、并肩同行的密码基因串联起来,让我们在党和国家需要时,在接受挑战困难考验时,坚决做到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家国之痛、民族之殇,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历史的记忆不能忘却,曾经的牺牲不容辜负。抗战老兵们正渐渐远去,但他们矗立起来的精神丰碑却巍巍屹立、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当前,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但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悬在我们头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洞悉国际形势之变幻,心系使命责任之催征,瞻望民族复兴之前景,我们任重道远但无比坚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家国忧患、扛起使命担当,敢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而不懈奋斗!

 

 

让红色历史在传承中永生

信阳市双拥办副主任 孙明江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获悉 《亲历者口述战争》一书,荣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优秀奖,感到欣慰和激动。

翻开《亲历者口述战争》一书,就如翻开那段已经封存很久的战争史,一幕幕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烈场面就再一次浮现在脑海。这本书是作者亲身采访,历时近9个月,行程两万余公里,足迹遍布河南省内的18个地市,通过寻找采访34位参战老兵,记录他们的故事,全景还原真实的战争场面,让你读后顿觉热血沸腾,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仅真实,而且具有相当珍贵的历史价值。使我们牢记祖辈在抗战中通过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换来今日的辉煌,铭记历史,方能知晓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老兵的时间按天算,必须争分夺秒记录。”用口述再现历史是困难的,《亲历者口述战争》一书,也是一次可贵的抢救行动,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年近百岁,如今健在的亲历者越来越少了,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生活原型郭兴,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电影《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等已经病逝。即使健在,他们的身体日渐孱弱,已经无法清楚讲述当年的事迹。本书中的采访是很多老兵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接受的采访,成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最珍贵的家史,被永远珍藏起来。

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江流万里必有其源。参战老兵,越来越少了,把他们的实战经验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运用到今天练兵备战的各个领域,必将有力促进部队打仗能力。充分挖掘参战老兵实战资源,是对参战老兵的最大重视,也是对新时代军人的最大关爱。读红色故事,与红色载体相映照,传承红色文化,让历史与现实相遇,就能让那些珍贵的历史故事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不竭的源泉。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品读《亲历者口述战争》更知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更应时刻铭记革命英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继承先辈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无畏风雨,砥砺前行。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