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抗美援朝作战说指挥员素养”系列谈:将有勇,则士无畏

时间:2020-12-01 09:26:17来源: 作者:点击:
将有勇,则士无畏——谈指挥员的表率力■张 翚 杨 材抗美援朝战争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把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上了朝鲜战场。毛岸英出国作战仅34天,就牺牲在美军飞

 将有勇,则士无畏

——谈指挥员的表率力

■张 翚 杨 材

抗美援朝战争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把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上了朝鲜战场。毛岸英出国作战仅34天,就牺牲在美军飞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焰中。毛泽东同志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沉默了很久,才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说:“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当有人建议把毛岸英的墓迁回国内时,毛泽东同志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吧。作为一位大国领袖,他拒绝了这份好意,并且在文件上写下这样的字句:把岸英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后来,友人向毛泽东同志问及此事,毛泽东同志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很少听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军队的统帅在大敌当前时先于部队深入危机四伏的战场。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命令下达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距前线一千多公里的东京豪华住宅中享受生活时,他的中国对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已经把指挥部甩在身后,仅带几名随员和一部电台进入朝鲜,踏上充满硝烟的战场。彭德怀当时深入敌后,在没有任何武装警卫的情况下与南朝鲜军的一个团几乎擦肩而过,又奇迹般地从包围圈中穿了出来,回到部队继续指挥作战。战争期间,美军飞机天天轰炸扫射,两次把志愿军司令部的房屋炸毁,坚守在指挥位置上的彭德怀司令员两次幸免于难……上甘岭战役期间,当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狂妄叫嚣“让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时,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的回答是“抬着棺材上上甘岭”,45师师长崔建功说:“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抗美援朝战争中,高级指挥员抱定不怕牺牲的决心和敢打必胜的信念,基层指挥员更是直接用行动作表率。上甘岭战役,第15军45师连级干部伤亡65%以上,排级干部伤亡近90%, 27个建制连队有16个3次打光重建。在干部的感召率领下,志愿军战士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硬是用血肉之躯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上自最高统帅,下至无数基层指挥员的率先垂范,激发了我军官兵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力量。不需要重金悬赏,不需要督战压阵,只要一个手势,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志愿军官兵们就义无反顾地无惧牺牲、冲锋向前。多少英雄儿女在关键时刻,拉响手榴弹、炸药包跃入敌群,舍身炸敌地堡、陷入敌人重围召唤炮兵“向我开炮”、为了全局忍受烈火吞噬至死不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铸就了令敌人难以理解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官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战时“打仗即打将”,即便平时也是“兵随将转”。“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名优秀指挥员,除了具备为将之道,同时无不具备一种使人由衷景仰、无悔追随的人格魅力。战场上制胜,当然需要指挥员的睿智与果断,需要指挥员敏锐地创造和把握战机,然而“人的因素”特别是“人和”的优势,却不可能在战事临头时召之即来。这需要指挥员身体力行,一以贯之地用人格力量去营造,用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率力去赢得。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形形色色的新威胁、新挑战,各级指挥员崇德重义、立身为旗,才能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这始终是我们凝聚人心、成就事业、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