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兵员动员的特点

时间:2015-12-16 13:52:20来源: 作者:点击:
兵员动员规律是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兵员动员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信息化局部战争,其特殊的战争形态和内在要求,已把兵员动员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研处 李 涛 王建振 兵
兵员动员规律是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兵员动员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信息化局部战争,其特殊的战争形态和内在要求,已把兵员动员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研处       李 涛   王建振

    兵员动员规律是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兵员动员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信息化局部战争,其特殊的战争形态和内在要求,已把兵员动员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的兵员动员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准确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兵员动员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兵员动员的规模有限
     信息化局部战争,由于受战争规模和高技术因素的影响,兵员动员已由大规模粗放型向有限规模的精确型转化。战场是战争的“舞台”,其广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作战兵力的最高容量。局部战争规模较小,大多只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在作战地理范围受限制的情况下,作战双方难以大规模的集中和展开兵力。与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相比,有限规模的局部战争对后备兵员总量需求要低得多。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兵器杀伤破坏力及控制战场范围的能力空前增大,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使作战力量形成“系统集成”,使“一体化”作战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整体作战效能;精确运用各种武装力量,精确分配各种火器火力、精确定位以及精确打击等“精确化”作战思想和作战行动的出现,改变了“人多势众”的粗放型战争样式,大大节约了有生力量的投入;随着侦察监视、机动、精确打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战场更趋透明,部队更加强调疏开配置,部队编成更趋小型化,战场兵力密度会更趋降低。兵多未必强大,也不一定能够改变作战双方力量对比,衡量现役人员和后备力量的战斗力,已不能简单地看兵员的多少,兵员的数量优势对于战争的胜负基本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以增强现役军队整体作战实力为目的的兵员动员已从过去重视数量规模为主转向重视质量效能为主。
 二、兵员动员应急性突出
 “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历来为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高度重视。在兵员动员的问题上,能否迅速将后备兵员转化成军队的作战实力,直接关系到战争能否顺利进行或成败。在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由于战争的突发性、速决性空前增大,对兵员动员的时间性要求更为突出,快速应急性动员已成为兵员动员的主要样式。首先,战争的突发性增强,使快速应急性动员的有效时间进一步缩短。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由于战争目的、规模有限以及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先进作战手段的广泛运用,进攻一方更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兵员动员和作战准备,而这种准备又是在远离战区的本地或同盟国进行,并比较容易借演习之名,实施动员和集结,隐蔽战争企图,利用高度现代化的输送工具和远程精确打击兵器,迅速实施远距离的兵力投送和精确打击,从而使战争具有很强突发性。实施战略防御的一方,对于战争的爆发,虽有端倪可察和征兆可寻,若要及时准确地判明敌人的进攻企图,实不容易。尤其是在早期预警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使兵员动员陷入被动。提高兵员动员快速反应能力,以快防突,以快制快,在信息化局部战争更具特殊的意义。其次,战争进程短促,快速应急动员的作用明显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化兵器射程远、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指挥自动化使情报信息获取快、传递快、处理快;信息化战争消耗巨大。交战双方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重视速决制胜,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由于战争进程短促,作战双方高度重视首次打击力量的积蓄和释放,兵员动员首先必须满足首批投入作战力量的需要,兵员动员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数、质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时间上。实行战略防御的一方,为在战争初始阶段不致陷入被动,势必进行快速应急的兵员动员,来增强首批作战力量的抗击力和攻击力。
 三、专业技术兵动员的地位上升
    信息化战争更加重视常备军之间的质量对抗和后备力量的质量对抗。由于战争中的技术含量增大,对兵员的高科技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兵员动员由过去的“数量型”正向“质量型”转变,“普通战斗型”为主正向“技术参战型”为主转变,动员技术后备兵员尤其是高技术后备兵员参战,已成为信息化局部战争兵员动员的重要特点之一。
     现代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军事专业由二战时的160多种猛增到5000多种,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高技术兵种还会不断产生。适应战时军队扩充的需要,兵员动员所涉及的技术种类由17种上升到400多种,并呈现上升趋势。现代局部战争首批动员的后备兵员大多或全部为技术兵员,其中相当部分在高技术领域。随着高技术密集型新式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于战场,对使用和保障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动员具有高技术素质的后备兵员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现代局部战争的参战人员中,战斗人员与勤务保障人员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勤务保障人员的比例上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7:3发展到海湾战争1:4,支援保障任务繁重,技术性强,保障人员均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由高新技术引起的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使军队结构朝着“技术型”发展,这种由技术渗入、扩展而演化带来的兵员动员的变化,是以往战争中的兵员动员所不能比拟的。努力提高兵员动员的“技术级量”,已成为衡量兵员动员效能的主要指标。
 四、兵员动员部署以适应海、空和信息作战为重点
    在以往的战争中,对兵员动员的筹划部署无不是以适应地面作战为主。纵观90年代以来美国发动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无不是在沿海地区进行,无不有海、空军参加作战,无不有信息作战贯穿始终,空袭与反空袭、海空封锁与反封锁、信息作战已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争夺制空权、制海权和制信息权的斗争异常激烈,使兵员动员部署以适应海、空和信息作战为重点的特点明显地表现出来。
    美国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认为:“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空中力量的价值”,“走在军事技术革命前列的全新一代空中武器系统,使轰炸战役迅速达成了战略效果”。42天的海湾战争,空战就占了38天,多国部队运用海、空力量对伊拉克实施空中火力突击时间超过地面作战时间的8倍,多国部队空中战役计划打击的12类目标,几乎囊括了从战略到战术各个层次,从前沿到纵深各个距离所有有价值的目标,空中突袭削弱了伊军地面一线部队战斗力的50%和指挥控制系统的80%。随着海洋和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对岛屿主权、海域划界、海洋资源和海上通道争夺日益激烈,沿海地区成了爆发局部战争的热点,使海军的地位日益突出,海空封锁与反封锁的地位上升。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信息作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江主席深刻指出:“信息战将贯穿未来战争全过程,主要是采取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这两种形式”,“在传统的制海权、制空权以外,又出现了制信息权问题。在高技术战争中,没有制信息权就谈不上制海权和制空权”。海、空和信息作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的现实,对后备兵员的使用提出了新的方向和重点,使兵员动员部署的重点由地面作战向海、空和信息作战转移。适应海、空和信息作战的需要,海、空军和信息后备力量的储备已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足够重视,并作为一种战略举措。在信息化条件下,海、空作战易达成突然性和带来巨大的毁伤效应,使战场上作战兵员的损伤率提高。为此,国家在计划战时兵员补充量时,把遭敌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兵器突击后的兵员损失概率作为兵员动员决策的主要依据,改变了过去以地面作战的人员损伤概率为主作为兵员动员依据的传统模式。

(责任编辑:锦绣河山)
顶一下
()
踩一下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