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副连长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一建筑公司保卫科,成为一名保卫干部。同年,他和一位温柔贤惠的闽南农村姑娘陈宝珍结了婚。“那几年,我可享福了。” 老大娘陈宝珍一说起当年,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当时,李文祥是18级干部,月工资66元多。这在当时,算高工资了,小两口生活得很滋润。 但李文祥对此并不在意。1962年,上级号召党员干部支援农村建设。几次动员,李文祥所在的建筑公司报名的不多。他听说后,赶快报名。领导考虑到他是特等功臣,不同意他走。而李文祥态度坚决。他对领导说:“俺家很穷,得回去”。他当场咬破手指,在申请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 这就是李文祥的性格,只要党一声令下,他就往前冲。他常说,战争年代,枪声最响的地方,肯定是共产党员在战斗。 黄河岸边的范县,至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年更穷。李文祥回到北街村,用积蓄买了500斤小麦,就没钱盖房了。村里有两间透风又漏雨的破庙,他和妻子清扫了一下,就住了进去。他留给群众第一印象是:胆大,敢往庙里住。但接下来,群众就慢慢地离不开他了。李文祥曾连选连任15年生产队长。 当生产队长期间,李文祥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推广水稻。北街村离黄河只有十几里,地势低洼。李文祥号召全村种水稻。引水开渠时,李文祥连续40多天住在工地。对于没有见过水稻的群众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稻田里长大的妻子陈宝珍,给群众当教员。不到两年,原本亩产二三百斤小麦的低产田,亩产水稻上千斤。天天啃高粱面饼子的乡亲们,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 接着,其他村的干部群众也来取经。再加上政府推广,种水稻的村越来越多。20年后的今天,“范县大米”仍很有名。 第二件是改良玉米。怎么育种,怎么授粉,当时全村谁都不懂。他先学,再给群众教。第一年,就成功培育出优质玉米种;翌年,产量从几百斤猛增到1000多斤。 这两件事,村里年纪大的群众至今仍挂在嘴边。那个年代,吃饱饭比天都大。 能吃苦,又肯接受新事物的李文祥,成了群众的主心骨。村里没人愿干的工作、干不了的工作,他都扛起来。先后任过团委书记、副支书和民兵连长。“党叫干啥就干啥”,是李文祥的人生准则。 (责任编辑:锦绣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