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湖滨区武装部政委:胡新生 一、抓思想、育精神,紧跟形势 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与军队特殊要求、奉献精神有明显的相悖性,受其影响,一些战士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入伍动机呈多样化;当兵打仗的思想弱化,滋生了当“和平兵”、“自由兵”的想法;个人求知成才欲望强烈,尽义务做奉献的意识淡化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带兵人在说服教育上,热衷于讲所谓实在、管用的“小道理”,喜欢以实惠主义观点劝导部属,以期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媚俗的思想工作方法,极易使管理教育工作陷入被动,并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军人精神的内核是牺牲奉献,任何淡化和虚化这一内核的做法都会严重削弱军队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早已为大量的经验教训所证明。在新形势下,尤其要注重以牺牲奉献精神,端正和统一各种各样的服役动机,抑制形形色色的社会不良思潮,强固当代军人的精神支柱。为此,一要加强理论灌输,特别要注重培养一大批能讲“大道理”、善讲“大道理”的基层干部和思想骨干。二要深入开展胡主席提出的“四项教育”,不断用理想信念、新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官兵。三要经常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使官兵树立危机感,常怀报国志,始终保持捍卫国家安全稳定的旺盛斗志。四要加强战斗精神的培育训练,坚持利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受领任务、总结工作和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入党入团等各种时机,组织相应的仪式和活动,大造声势,增强军人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抓融洽、促和谐,组织关怀 正常的官兵关系应该包括军官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军官这两个方面。只有爱得深,才能带得好,这个道理不言自明。需要注意的是,军官关心士兵、领导关心部署,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不是以互相利用为前提;是平等互助的战友情谊,不是居高临下的赏赐施舍;是组织对个人成长进步的关注,不是个人施恩图报的手段。这些,都是由我军性质所决定的。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基层干部把爱兵当作个人的私事,总期望士兵记自己的情、报自己的恩。由此形成的看情面、凭关系干工作的情况,既有害于部队正常的管理工作,也经不起时间和危难的考验。掺杂着这种动机去爱兵,就会给人以爱之不深、爱之不实、爱之不切的感觉,还会造成偏爱、溺爱现象,使官兵关系庸俗化。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爱兵的组织观念,通过组织力量达到“四个尊重”,即:尊重战士人格;尊重战士主人翁地位;尊重战士的合法权益;尊重战士的合理建议和要求。使爱兵具体化、明确化、经常化、制度化。要根据组织原则,扶持鼓励先进,热情帮助后进。要依靠组织途径做到“四个关心”:即关心士兵的成长,积极为他们成才铺路搭桥;关心士兵疾苦,时刻惦念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士兵家庭,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士兵安全,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从而,不断增强士兵对组织的信赖和自觉服从的愿望,从根本上解决“兵难带”的问题。带兵人还要防止离兵现象,坚持同战士实行“五同”,做到“身常在战士中、心常与战士通”。在与战士实行“五同”中,管理者应着重把握战士在分配报到、岗位变化、部队行动、任务转换、与人冲突、外界联系、亲友来队、组织发展、人员复补、总结工作和实施奖惩等主客观条件发生特殊变化时节的思想脉搏,综合运用表情判断、行为观察、言语追踪、聊天探求、骨干渗透、个别谈心、外围了解、家庭询问等方法,及时准确地摸清其心理动态,牢牢抓住“主动权”,把握“提前量”,保证管理教育工作随时能够“跟得上”。 三、抓管理、强能力,素质立身 纵观基层管理中出现的大小问题,都可从带兵人的素质欠缺上找到原因。因此,带兵人必须要确立凭素质带兵的理念,通过组织培训、个人自学及不断实践,夯实带兵根基。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素质的修养。通过强化政治素质,保持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纯洁性;通过强化军事素质,广泛涉猎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通过强化心理素质,培养在任何复杂情况下都要坚决把上级指示贯彻到底的顽强意志和恒定心态;通过强化社会素质,增强与他人特别是支部一班人团结共事,协力抓工作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专项能力的修养。基层干部应具备:运用条令条例带兵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的能力,做好个别人思想转化工作的能力,这是解决带兵能力弱的根本途径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各级各类干部、骨干要矫正对战士看消极面多、看积极面少的片面认识,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学习和提高能力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从而,逐步掌握一整套适应工作需要和本单位带兵工作实际的带兵方法。 四、抓标准、定目标,从严带兵 强兵是带兵的根本目标。带兵不练兵,就带不出精兵。在平时,只有坚持战斗力标准,切实把练兵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以训促管、以管促训的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做文章,避免单纯为管理而管理,为安全而管理的倾向。练兵,要严格按照《训练条例》和新《大纲》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军训练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训练强度,提倡极限练兵的思想,通过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同时,带兵要有意识地通过军事训练活动培养和磨练部队,力求在练兵中塑造和完善士兵的军人品质,养成和强化军容严整、纪律严明、英勇顽强、令行禁止,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的军人性格和气概。通过练精兵,加速士兵身上各种非军人品性的根除和转化,使练兵的过程变成克服种种带兵障碍,解决“带兵难”问题的过程。另外,要针对新时期部队技术训练、专业训练和各种勤务训练比重大的军事训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练兵思想,在坚持“两严”标准的基础上,树立科学训练、科学组织、科学管理的思想。力戒要求过急过高,“恨铁不成钢”,以致在训练场上出现动手动脚、方法生硬简单甚至打骂体罚战士的现象。要坚持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由浅易到深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违反训练规律而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五、抓改善、重优化,环境熏陶 我国古代兵法上讲:对士兵要“未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其中“养力”主要靠物质手段,“养气”主要靠精神手段。我军《基层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搞好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要带好兵,就要遵循这些正确的原理,抓好基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建设,不断改善管理环境。要保证官兵能够吃好、住好、娱乐好。做到:生产效益高,生活不断改善;设施健全配套,营区环境良好;文化活动经常,官兵身心健康。当前,吃好、住好的问题,通过上级的一系列倾斜政策和基层官兵的创业奋斗与严格的后勤管理,条件都大有改观。焦点是如何解决娱乐好的问题。其中,尤应重视抓好军营的文化“软件”建设和管理。目前宣传领域可供部队官兵学习欣赏的力作缺乏,各种低格调精神文化产品向军营渗透的渠道增多,一些官兵的娱乐观发生偏差,盲目追随“新潮”娱乐形式,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警惕性不足。面对这种严峻形势,首先,要大力加强军营各种文化媒体的管理,通过禁、堵、查,彻底净化军营文化空气。其次,要大力开发和提供好的精神产品,用内容健康的书籍、报刊、电影、录像带、唱片等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充实官兵闲暇时光。第三,要组织官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扶危济贫”和“向社会献爱心”等活动,陶冶高尚情操。 六、抓风气、正导向,公道正派 新的历史条件下带兵,闭口不谈“利”是不现实的,但必须正确地运用“利”,把个人利益与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以正确的利益导向来促进管理工作。在部队日常工作中这种利益导向主要体现在兵员的使用安排上。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部队的士气和风气。在任命骨干、发展党(团)员、转士官、报考军校,安排学技术和探亲休假等方面,干部做到了公道正派,就会赢得士兵对带兵工作的积极支持,激发爱军习武的热情,反之,则会挫伤其积极性,产生“工作好不如门子硬”的误导和怨气,严重破坏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加大带兵难度。因此,带兵人必须做到:一要廉洁带兵。不侵占战士利益,不收受部属及其亲属钱物,不出席说情人的宴请,不贪图小便宜,以廉洁养胆气,取信于兵;二要坦城带兵。相信和启发战士的觉悟,适时发动大家揭问题、论危害、明是非,增强“免疫力”。要向战士讲清能够在军营实现当军官、上军校、转士官等愿望的人毕竟是少数,人生价值在于不懈奋斗,不在于苟求机遇;当兵的价值在于尽义务,不在于谋取个人好处,从而增强心理承受力,使战士即使在遇到个人失意时,也能很快调整心态,振奋精神,投入工作和学习。三要持重带兵。做到部署工作重全局,力求科学合理;处理问题重调查,力求不偏不倚;与兵交往重原则,不搞厚此薄彼,不随便承诺许愿,力求“一碗水端平”。总之,要依传统,依法规,依正道带兵,不耍手腕、弄权术,不刻意标新立异,追求短期效益。这样,才能当好官带好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