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而以其旧址为依托成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也是洛阳市目前唯一的一处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于1985年5月开始筹建,1987年4月部分对外开放。

    DSC_0750.JPG

    DSC_0751.JPG

    洛八办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分综合陈列和旧址复原陈列两部分。综合陈列以文字、图表、照片、文物等结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八路军办事处的建立,工作和撤退情况,歌颂了八路军办事处在抗日战争胜利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所作的突出贡献。旧址复原陈列有刘少奇住室、电台室、处长室、豫西省委会议室、警卫排往室等。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1939年11月,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我党在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

    办事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统战工作,掩护地下党的活动。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我党我军输送干部,青年及转运物资。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我党我军领导人曾多次亲临办事处,指导和部署工作。办事处设有接待科、秘书科、机要科、电台室、救亡室、医务室、经委派、炊事班等,工作人员最多时达到一百余人。先后有刘向三、刘子久、袁晓轩三位处长在此主持工作。

 

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

 

    wKgBm04Fdaz-O6FfAATKUzdjJyk21.rbook_comment.w300.jpeg

    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位于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院内,红瓦灰墙,两间展厅,庄严肃穆。

    DSC_0874.JPG

    DSC_0913.JPG

    展览馆陈列内容为“播撒火种、团结觉醒、陇海罢工、党组诞生”四部分。运用大量历史实物和图片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在中原大地领导工人运动中的一段可泣的光辉历史。

    DSC_0903.JPG

    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1921年11月19日,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洛阳铁路工人,联合起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大罢工”。罢工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陇海铁路各大站开展建党活动。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游天洋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洛阳第一名共产党员。

    DSC_0920.JPG

    遵循李大钊的指示,游天洋在洛阳大力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推动工人运动。1921年12月,洛阳乃至全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游天洋任组长。

    DSC_0924.JPG

   “中共洛阳组”的诞生,点燃了中原地区的革命火种。在“中共洛阳组”的影响下,郑州、开封、商丘等地也纷纷掀起发展党(员)组织、成立工会的运动,星星之火在中原大地闪动着。1922年1月,陇海铁路总工会在开封成立,中原大地的工人运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纵深蓬勃展开。

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纪念碑

    44c7c4616d98e26c4afb5150.jpg

           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洛宁县烈士园内西部。纪念亭6.8米,六角形,古建式。纪念碑高1.9米,宽厚均70公分,碑座高80公分,正方形。碑座上雕牛角虎头,石质为大理石。

    李翔梧(1907—1935),洛宁县人,1925年在开封省立一师加入共产党,并被派往莫斯科山中大学深造,后到东方大学任翻译。刘志敏(1904—1935),罗山县人,1926年回国,俩人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李翔梧任中央军委秘书。

    1333612371327.jpg

    1931年夫妇俩人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李历任红十师政治部主任、红五军团十四军四十一师政委、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十四军政委、红军大学教员、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兼《红色中华》编委。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俩人留在中央苏区工作,李翔梧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

    1935年3月,李翔梧等率部在江西省会昌天门嶂附近同敌军激战,掩护战友突围脱险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他为发展红军和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志敏在闽赣中央苏区工作,历任建宁中心县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和宣传部长、闽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

    1934年12月,在省委机关突围战斗中不幸被捕。1935年6月,她在福建漳州狱中慷慨就义,时年31岁。   

    1985年10月22日,洛宁县烈士陵园为他们建立纪念亭、纪念碑。杨尚昆亲笔题写碑名;宋任穷的题词是:“爱憎分明,顽强顽强,宁死不屈,战斗一生”;程子华题词是:“英名永存”。

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旧址

    DSC_5670.JPG

    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旧址位于偃师市府店镇杨窑村。在院内右侧的展厅里陈列着偃师抗战时期的大量珍贵照片及八路军使用过的大刀、手榴弹、马灯等实物。在院子里还有一孔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的简陋窑洞,这便是豫西抗战史上有名的“杨窑会议”旧址。

    DSC_0932.JPG

  1944年4月,日寇大举进攻豫西地区,偃师也遭受了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践踏。根据毛主席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和“敌退我进”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1944年9月5日,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在林县郭家园成立。

    DSC_0947.JPG

  当年11月初,皮、徐两人带领部队从箕山白栗坪突围后,第三次到达位于偃师南部佛光山区的杨窑村,并在这里会合了各路武装工作队,召开了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策会议,史称“杨窑会议”。

    DSC_0957.JPG

    DSC_0968.JPG

   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组织发动群众,团结进步人士,广泛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拔除日伪据点,摧毁敌伪政权,粉碎敌人“扫荡”,成功开辟了豫西第一块抗日根据地。佛光山区由此成为嵩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成为偃师、登封、巩县(今巩义市)等地抗日斗争的连接枢纽。

发布时间: 2016-12-14 15:13:57   点击数:

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