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主志士常仙甫故居

    DSC_0950.JPG

    常仙甫烈士故居位于鹤壁市浚县屯子镇裴庄村,是著名抗日爱国志士常仙甫烈士一生从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活动和牺牲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95年8月,浚县人民政府把“常仙甫烈士故居”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DSC_0951.JPG

  1938年3月,常仙甫在这里组织青壮年数百人,打响了闻名中原的抗日第一枪。从1940年至1945年,故居是“中共卫西工委”的主要办公地址之一。1941年至1946年,这里还是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和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之间红色地下交通线上的重要交通站,1945年我军在汤阴战斗中,故居曾临时为战地医院。1946年5月,国民党县长盛绍汉指使李书章等人,将常仙甫杀害于故居内。

  现存的两间瓦屋是“中共卫西工委”的办公旧址及地下党有关领导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瓦屋前面原有三间堂屋和三间西屋,均为普通瓦房(已拆除)是常仙甫故居的组成部分,为常仙甫生活、工作和居住的主要场所。现存安放的东头原有三间瓦房(已拆除),为常仙甫办学时的教室,在这里为党和部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

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旧址 

   DSC_1001.JPG 

    石林军事会议旧址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创建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前沿;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前大门;1947年豫北战役胜利结束后,刘伯承、邓小平在石林村法隆寺召开了著名的石林会议,这里成为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的策源地和始发地。

    DSC_0966.JPG

    1947年6月l0日,刘伯承、邓小平在石林村的法隆寺主持召开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就是使中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以至影响整个战局的石林会议。据党史记载,石林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制定的“两翼钳制、中央突破、三军配合”的战略方针,对强渡黄河、歼灭鲁西南之敌、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作战部署进行具体安排。

    DSC_0977.JPG

   “石林军事会议”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转折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重要标志,是刘邓大军这支英雄部队突破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石林军事会议旧址已组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200余场次,学习参观人数超过12万人次,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同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

    DSC_0005.JPG

    DSC_0023.JPG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鬼谷子文化圣地,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华第一古军校”所在地。

    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在这里隐居,聚徒讲学,创办军庠。先后到此拜师学艺者达500人之多,培养出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缭等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是当时七国争雄的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云梦山战国军庠历史悠久,现存与鬼谷子师徒有关的景点50多处,最负盛名的当数水帘洞,水帘洞又名鬼谷洞,是鬼谷子当年隐居讲学处。当年鬼谷子常乘牛车出入,现在洞内还保留有车辙和牛蹄迹。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摩崖题记和碑刻,现存最早的是元代留下的摩崖,另外明代孙征兰、窦文等人也留有摩崖题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原外交部副部长符浩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为云梦山泼墨题词。其它诸如孙膑洞、毛遂洞、鬼谷祠、舍身台、鬼谷墟、孙膑墓、一线飞瀑、龙泉、《鬼谷子》摩崖等等,都是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发布时间: 2016-12-14 11:23:28   点击数:

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