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聚纪念馆
陈星聚纪念馆是在陈星聚墓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陈星聚墓园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念他“劳瘁不辞”,与台北建设相始终,特追封他为三品通议大夫,赐予他“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占地约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
1889年墓园落成时,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为石刻造像,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姿态各异。园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
陈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临颍县台陈乡陈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 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台湾淡水同知,五年后又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升任台北知府。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为祖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内,享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
小商桥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颍河故道)上。小商桥为古时商王经此而得名,桥因河而取名,河因桥而出名。始建于隋代开皇四年(584年),宋代大修,元大德年间重修,明正德年间整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再度整修。
现存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桥南北走向,为一座敞肩单孔石拱桥,使用并列砌筑法,主拱与两侧小拱横券均用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拱券纵向使用腰铁加固。
小商桥地处中原腹地,扼南北交通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率军与金兵鏖战与此,其部将杨再兴,在小商桥附近与金兵交战阵亡。小商桥现建有桥头博物馆和杨再兴纪念园。
2001年06月25日,小商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受降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漯河作为全国16个受降区之一,1945年9月20日,当时的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刘峙代表中国政府在漯河山西会馆,现在的漯河二中院内,接受了侵华日军2971部队司令官鹰森孝带领的31560名日军官兵的投降。中国政府在漯河受降区的首席受降主官是第5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日本方面的代表是日军第12集团军司令官鹰孝森中将。有七八个美国军事顾问参加了受降仪式。签字后,鹰孝森脱下军帽,连着鞠了9个躬,并把佩挂的指挥刀双手举过头顶交给了刘峙。
当年漯河民众为了铭记日军投降这一重大事件,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发愤图强,自发要求修建碑亭。1945年12月上旬,在火车站南端花园内,受降亭建成了。亭为四方形主体,高6米,底座面积8平方米,四周有8尊石狮护卫;4块碑大小、质地相同,背面相对,均高2.4米,宽0.75米。由于漯河是全国16个受降区唯一建亭立碑的地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十分重视,中华民国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院长居正3位国民党元老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分别为4块石碑题写碑名。
许慎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位于漯河市召陵区,以展示汉代建筑风格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主体建筑字圣殿为仿汉风格,重檐庑殿,砖木结构,被专家誉为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少有仿古建筑叔重堂和说文馆,则按照博物馆陈展规范要求进行布展,将许慎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交流展示80米长的汉字大道,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采用石刻和铜铸工艺实例摹刻汉字不同的书体原貌,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许慎(约58约147年),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漯河市召陵区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汉文字学的开创者。许慎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汉文字学家和经学家。他广泛地吸收了两汉古文经学有关文字训诂的研究成果,毕生致力于古汉字的全面整理和阐释,创造性地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说解文字的经典——《说文解字》。
中州抗战纪念馆坐落在漯河市河上街古镇中段,抗战纪念广场西南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以漯河受降建亭立碑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建立的反映中原儿女八年抗战进程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该馆以河南的抗战活动为主线,分为中原救亡运动、中原抗战英烈录等七部分,通过实物与文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艰苦抗战的历史画卷。陈列有防毒面具、土造枪、各种刺刀等300多件,受降亭原碑作为镇馆之宝陈列馆内。
1945年日军投降后,漯河为中国战区15个受降点之一,当地民众集资修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受降亭、受降碑,并修建受降路、建成了受降小学。
该馆是河南省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发布时间: 2016-12-14 10:47:28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