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军事要闻 | 社会要闻 | 网络电视台 | 军转干部之家 | 国防服务 | 武器装备 | 军事论坛 | 军事博客 | 国防研究 | 国防纵横 | 网事精粹 | 英模谱
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要闻 >

用尚武精神锻铸当代军人血性

时间:2015-01-19 15:25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程远 点击:
●历史反复证明,尚武精神是奋发图强精神的重要体现,尚武精神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军队强 ●尚武就是要居安思危,精武强能,常备不懈,随时准备效命疆场,精忠报国 ●止戈为武,能战方能止战,尚武方能保障和平发展 用尚武精神锻铸当代军人血性 ■程 远 习主

●历史反复证明,尚武精神是奋发图强精神的重要体现,尚武精神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军队强

●尚武就是要居安思危,精武强能,常备不懈,随时准备效命疆场,精忠报国

●止戈为武,能战方能止战,尚武方能保障和平发展

用尚武精神锻铸当代军人血性

■程 远

习主席多次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这一指示振聋发聩,很有针对性。30多年无战事,我们的军队是否还有战争年代那么一股狠劲,那么一股虎气?军人的脊梁是否还是那么坚硬?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血性,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诠释和传承着在血与火中锻造了数千年的尚武精神,人民军队更是培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锻铸当代军人血性,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具有尚武精神的伟大民族,屈原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虽离兮心不惩”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礼记》记载:西周时期,男孩子一出生,就要在产房门上左边挂一张代表武事的弓,作为他来到人间的标志,出生后第三天还要抱出来行“射礼”,象征着男儿具有威服四方的尚武精神。先秦时期,诸侯争雄,尚武之风炽盛。当时,士大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御、射”。其中“御”是驾驶战车,“射”是射箭,都是军事技能,属于“武”的范畴。一旦发生战争,贵族男子几乎全部参战,并且视战死沙场为荣耀。史书多云“楚人好战”、“秦风酷烈”、“越王好勇”。到了汉代,尚武之风更盛,霍去病封狼居胥,班固投笔从戎,陈汤斩郅支单于以扬国威等等,尚武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所以,梁启超说:“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

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武精神不是狭隘民族主义,不是耀武扬威、穷兵黩武,更不是对他国财富的掠夺和对人民的屠杀,其核心内容是以战止战。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向长期侵扰边关的匈奴用兵,在赶走匈奴、消弭了边患之后,也就班师回朝了。明朝拥有举世无双的造船技术和庞大舰队,并多次成功远航,却丝毫没有殖民海外的念头。可见,中国历史上的尚武,多是自卫性的,是对外族入侵的奋力反抗。

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也有尚武精神丧失殆尽的时期,比如宋朝中后期、清朝末年等历史时期。但是,这些时期丧失尚武精神的主要是统治集团。尽管统治者腐朽懦弱,尽干些丧权辱国的蠢事,但民众的尚武精神并未泯灭。比如,当北宋统治者面对来自北方的攻势屈辱退让之时,边疆的百姓自发结成“弓箭社”,他们倡导武风,“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坡,饮食长技与敌国同”,敌来则战,敌去则耕,给予南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历史反复证明,尚武精神是奋发图强精神的重要体现,尚武精神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军队强;尚武精神弱,则国家民族弱。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原因各异,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承平日久,精神懈怠,整个社会特别是统治集团贪于安逸,得过且过,尚武精神就会丧失殆尽。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时,西夏屡次寇边,在人口、兵员、财富和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朝廷竟然不修武备,不张挞伐,年年送金银财帛试图安抚,还美其名曰“赐”,自我安慰这是“仁德怀远”。欧阳修这样形容当时的懈怠状况:“上下安于无事,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腐朽,城郭隳颓。”晚清的GDP并不落后,但面对世界列强围噬,不是精武强兵、奋起御敌,而是穷奢极欲、死保特权。《申报》社论评述当时的官场说:“今日之执政者,其心思惟欲保全现在之禄位而已,或者欲超越现在之禄位而已,其外,固一无用心者也。”尚武精神的泯灭使军人斗志尽失,军队内部糜烂孱弱,诱发外敌毫无顾忌地宰割欺凌。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认为,“武风不振”是近代中国羸弱的重要原因,可谓一言中的!

贵勇、崇义、尚智、精技是军人尚武精神的主要内容

对军人而言,尚武就是要居安思危,精武强能,常备不懈,随时准备效命疆场,精忠报国。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贵勇、崇义、尚智、精技。

“贵勇”就是敢出手。这是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军人必备的精神素质和应有的气质节操。战争是残酷的,明知可能战死,也要勇往直前,方有取胜的可能;前怕狼后怕虎,没有敢出手的勇气,何谈胜敌?所以,《左传》曰:“夫战,勇气也。”《墨子》曰:“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胆气壮,勇气足,就会同仇敌忾,以一当十,势不可挡,如《六韬》所云:“三军勇斗,莫我能御”,“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如果兵无胆气,“虽精武,无所用也”。勇也是军人建功立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梁启超说:“自古英雄豪杰,立不世之奇功,成建国之伟业,何一非冒大险、夷大难,由此胆力而来者哉!”

“崇义”就是要出手合乎道义。义是勇的路标。义则行,不义则止,就能始终保证尚武行为在合乎道义的正确轨道上运行。“义以率勇,勇以持义”,义是勇的内在之魂,勇是义的外在呈现。真正的勇敢是那种源于对正义的认识和信奉的基础上,为维护正义而展现出来的勇敢,即所谓“大勇,义理所发”,“君子勇于义”。反之,“死而不义,非勇也”,“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不但不是勇敢,也毫无价值。因此,尚武是与正义战争联在一起的。

“尚智”就是要巧出手。智是尚武精神实践价值的倍增器。“智以役勇,勇以济智”,尚武不是凭血气、逞英雄、不顾后果的匹夫之勇,“暴虎冯河”,智者不为。正确的做法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尚武只有融入智慧,受智慧的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完成战斗任务。缺乏智慧的尚武是危险的,缺乏勇敢的智慧是虚弱的,智勇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合力。

“精技”就是要有出手即赢的本领。这是把尚武精神转化为战斗力的能力保障。攻必克、战必胜,不辱使命,必须武艺精、技能高。若军人不习武、不精技,武器再先进,用不好、打不准,也形同废铜烂铁;口号喊得再响,调子唱得再高,没有高超的军事技能作支撑,也是空话。所以,历代优秀军人都把精习武艺,练好杀敌本领,视为自己尽职报国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怎么精技?除了刻苦训练,别无他途。所以,古人说:“御侮之道,莫先于练兵。”而练兵的关键在平时、在经常,即所谓“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欲临敌而有功,宜闲习之在素”。

继承和发扬尚武精神是当代军人的历史责任

我军是继承、发扬和光大中华民族尚武传统的英雄部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伟大长征;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滚雷场、堵枪眼、炸碉堡,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多次战胜强大之敌;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奇迹,让近代以来备受欺凌的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继承和发扬尚武传统是当代军人的历史责任。当前,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用力:首先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信息庞杂、文化多元的社会氛围中,要有敏锐的政治辨析能力,不被形形色色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所误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其次,要练胆气,有血性,不断培养一往无前、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第三,潜心研究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指挥艺术,研究在现有条件下战胜强敌的战略战术。第四,要精武强技,苦练杀敌本领,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止戈为武,能战方能止战,尚武方能保障和平发展。当今世界,尽管中国人民始终致力于和平发展,从来没有觊觎过别人的一寸领土,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某些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干扰破坏,总会利用各种机会挑起事端。我们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严峻而复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军人,一定要警钟长鸣,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用尚武传统锻铸当代军人的精神脊梁,为保障和平发展构筑钢铁长城。

(作者系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韩申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主办:河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 Copyright @ 1999-2008 hngf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河南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版权所有:河南省军区电视网络宣传中心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豫ICP备10005097号
联系电话:0371-81670994 新闻热线:4006-19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