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防教育网短评:生死离别的抉择,彰显人性本原的伟大;大爱在烈火中永生,展现人性善意的光辉。郑春光,一名90后退伍兵,一位年轻的民兵排长,用实际行动展示了90后的果敢与担当,昭示着人生的价值从来不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生命有限,春光无限,从这个早到的春天开始,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叫做郑春光的退伍兵、民兵排长。他用永远23岁的生命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他用一名复转军人的英雄壮举温暖着陈州古城、中原大地这个飘雪的初春。郑春光,你在烈火中永生,你的生命永远留在春光里,你是一名“永远的兵”。 英雄远去,英名长存! 连日来,在陈州街巷,在中原故里,在华夏大地,人们在自觉传颂着一位英雄的名字,情不自禁地用他们各自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哀思。他,就是河南淮阳90后退伍兵、民兵排长郑春光。 面对熊熊火海,面对生命的呼唤,一个曾经的军人做出了无愧于人民子弟兵这一称呼的选择,把23岁的年轻生命留在了火海之中。 时间回溯到1月30日??农历大年除夕。当晚7时35分左右,淮阳县郑集乡政府斜对面一家服装店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并伴有“噼里啪啦”的声响。正在附近照看水果摊的郑春光发现火情后,他来不及多想,放下生意立即赶到现场灭火救人。由于火势蔓延迅速,很快又引燃了相邻的几家店铺,情况十分危机。面对危情,果敢直率的郑春光毫不犹豫地钻进了起火的屋子。 “听到这边有声音,他家还有灯光,就过来看看,我跟我哥一直走到这边就拍门嘛,因为怕里面有人,就使劲拍门,我还拍着门,我哥就自己硬拉着一侧就进去了,进去之后,门就随时落下来了,反正我就试图拉一下拉不动,然后,我就开始喊人,打电话叫人过来救。” “看见火势大,我不让他进去救火,可是……俺哥平时就这样,只要看见别人有事,他就会不假思索地上前过问,提供帮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郑春光的堂妹郑梦柯泣不成声。 “俺一出来,他这一间房子都落下去了,他妹那时候吓傻了,郑春光在屋里,当时俺不知道啥情况,俺几个就开始拿着煤钎捌门,那火,那门,卷闸门烧的通红,在五六米远,拿着消防栓都围不到边上。”村民郑运华说。 大火随后被赶来的消防官兵扑灭。据在火灾现场了解,郑春光钻进着火的服装店后,冲到最里间的厨房试图端水灭火,由于卷闸门落下关死,郑春光就永远倒在了这家服装店厨房的水池房旁。所幸的是,因当天是农历除夕,许多店铺都已关门谢客,由于提醒及时,看守店铺的2名群众也安全撤离,未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不幸的是,最先冲进火海救人的郑春光献出了23岁的宝贵生命。 就在事发前一天的腊月二十九,按照当地习俗,郑春光家人刚到其女友家“下礼”定亲。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动容。英雄用他的壮举温暖着陈州古城这个飘雪的初春,古城人民用揪心的痛在为英雄送行。 连日来,在河南省淮阳县郑集乡郑集村这家水果摊前,很多群众自发来到这里买水果,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些群众会在这个盒子里放下十块几十块的零钱,只是象征性地拿几个水果就走了,还有的只放下钱并没有拿走水果,还有一些群众拿出一百二百元钱,却只拿走一箱水果……。这个水果摊位就郑春光生前的摊位。 “他这个生意也没法干了,他父母都在医院住着,现在一个邻居帮着看着摊子,来到这拿点东西,放点钱,群众都自发过来的,俺们这郑集街上的都哭,提起这个人都哭,俺小孩的娘也哭,都过来帮忙照顾生意,拿点东西,放点钱,都怀念他,都哭。”村民郑红旗惋惜地说。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可是就在今年春节这个除夕之夜,郑春光却因为救火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 正月十五那天,在英雄牺牲的废墟前,当地乡亲们断断续续送来的元宵,他们把煮好的元宵悄悄放在下,默默地向郑春光牺牲的地方鞠躬致敬,嘴里喃喃念道“好孩子,一路走好……”、“英雄啊,安息吧……”。 “春光啊,你走时,连最后的一碗饺子都没来得及吃完……。”郑春光的父母拖着虚弱的身体专门从医院来到这里,来给孩子送一碗元宵,他们想让孩子临走时吃上一顿饱饭。好让孩子再回最后一趟家,郑春光的父亲还试图在废墟上清出一条回家的路。 “春光兄弟,过节了,我代表咱们来共同参军的战友来看看你,因为他们住的比较远,你放心的走吧,你的父母我们一定会为你照顾好。”郑春光生前同期入伍战友郑坤涛坐在废墟上悲痛欲绝。 在河南淮阳民间,如果遇到婚丧嫁娶,都会花钱请一些民间乐队吹一吹唱一唱,这也是流传多年的风俗。四里八乡的乐队听说郑春光的事迹后,都自发来到郑春光牺牲的地方,用民间对逝者的最高礼仪来悼念英雄。 民间乐手郑阳阳和蒋金格是郑春光生前好友,他们的乐队离郑集村还有二三十里路,虽然有很多不便,但郑阳阳和蒋金格还是代表乐队前来纪念英雄。他们知道春光很喜欢《想家的时候》这首歌曲,他们特意来到春光牺牲的地方,为他吹起这首歌,希望春光能够带着美好回忆回到他们共同熟悉的家…… 连日来,在英雄郑春光牺牲的地方,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和乡亲们在这里撒下白花,挂上挽联以示怀念之情,“春光,我们想你”,“英雄一路走好”,各种怀念英雄的话挂满了这个墙体。 淮阳县一高是英雄郑春光的母校,春光就是从这里穿上军装光荣入伍的。获知郑春光牺牲的消息后,放完寒假一开学,学校就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活动,悼念英雄,学习英雄的光荣事迹。 在互联网上,郑春光母校的同学们还制作了网页,建起了灵堂,来纪念春光,怀念校友。 在郑春光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某装甲旅也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记远怀念你”、“沉痛悼念救火英雄郑春光”,一幅幅挽联让人潸然泪下,追悼会上,上千名群众自发冒雪赶来为英雄送行。送行的队伍中,有几名身穿军装但无军衔的老兵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老兵都是郑春光生前在一起服役的战友,他们眼含热泪向英雄鞠躬、敬礼,以部队的最高礼仪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郑春光能不惧个人安危独闯火场,我为有曾经有过这样的战友而感到骄傲,另外,我更为淮阳能送走这样的好兵而感到自豪。”河南省淮阳县人武部政委张文峰自豪地说。 截止记者发稿时,当地县政府已授予郑春光“见义勇为青年”光荣称号。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发出了《关于组织学习民兵应急排长郑春光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区官兵和全省广大民兵及预备役人员学习郑春光的先进事迹,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做贡献。目前,郑春光的骨灰被暂时存放在淮阳县烈士陵园,当地已按程序为其申报烈士。 他在火海中永生,爱在人世间流传。英雄虽然远去了,但英雄的故事却被大家争相传颂。 郑春光生于1990年8月10日,2010年12月应征入伍,于两年后光荣退伍。退伍返乡之后,为帮助父母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一向懂事孝顺的他帮助父母在集镇上暂时做些水果生意。 “他帮助父母在集镇上做果品生意,经常帮助同做水果生意的王进财搬卸果品。俗话称,‘同行是冤家’,春光从不这样认为,他常说致富的路子应该大家一起奔。他的宽阔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比。”王进财慨叹。 郑春光的热心助人、尊敬长辈,让亲友有目共睹。“他特别聪明、懂事、孝顺,逢过节他总提前挨个给奶奶、叔叔、婶婶问好。”郑春光的叔叔郑庆军感叹说,自侄子春光退伍回村后,感觉他待人处事更加成熟了。家族的人都很喜欢他,对他抱有很大期望。事发当晚,外出返回的他听到噩耗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到场营救孩子。”说到这,郑春光的二叔郑庆军的眼泪簌簌地往下落。 村里年逾七旬的五保户郑子才、郑士学等老人对郑春光感情特别深厚。郑春光总隔三差五地走进他们家中,把缸里添满水、换煤气、聊聊天、嘘寒问暖。“多好的孩子呀,只想让他再陪着说说话!” 面对春光的匆匆离去,郑子才老人有说不出的痛。 “一个月前,春光还找到我们村委几个人商谈村子发展的事。他提议我们村子要借助距离县城较近的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多搞反季节蔬菜种植或观光农业,尽早让广大乡亲父老的腰包鼓起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郑集乡郑集行政村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郑建伟谈到郑春光也深感惋惜。 郑建伟最后痛心地说,他们村委几个人和春光原打算过了年一起外出考察特色种植项目,不料他却因救火而离去。 郑春光昔日同学老师忆及往事也赞不绝口。春光的同学刘申华说,在一个冬天的深夜,他发高烧难受,郑春光找来架子车,和郑老师一起将他送到一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并守护了一夜。 “实话讲,那时,春光还是个子不大的孩子,可他对同学的那份关爱让我很感动。”郑老师擦拭了下湿润的眼睛说。 春光的同学张文豪在一次体育训练中不慎左手无名指骨裂,半个多月时间里,他的衣服、袜子甚至内裤都是郑春光洗净、晒干后给他送过来的。同学孙江南脚部损伤,郑春光为了不让他落下课,一个多月时间里,一日三晌照顾他,背他上课、下课,为他打饭、刷碗。“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提及郑春光,他昔日的同学们都这么说。 孤寡老人郑子才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哭着说:“春光,你真不该走呀!我还想着你给我再提提水、说说话呢!”在村里,郑春光经常帮助的还有许多老人。 “我和春光呢同年兵入伍,虽然没有在一个连队,但是经常电话联系,也是经常在一起见个面,坐一坐,说说话,他呢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一直想着报考军校,在我们同年兵当中呢,也是佼佼者,当班长也是挺早的一个人。”郑春光生前同期入伍战友肖智满回忆。 英雄的感人壮举感染着古城淮阳每一个人,英雄的故事在被大家传颂。在郑春光追悼会那天,当地上千名群众冒着大雪,自发赶来为这个可敬可爱的小伙子送行,街头巷尾到处传颂他或与他有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