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县人武部政委朱培伦把为民兴武情怀融入到工作之中,积极探索军队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带领党委“一班人”立足实际,苦干实干,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和汗水,打造出“双融双促、两心两力”军民融合发展西峡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县级“军民融合创新工作站”、“军民融合西峡论坛”,被军地领导和专家誉为“西峡样本”。
2013年岁末,美丽的山城西峡迎来了数十位专家学者,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此。来自军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展开讨论,研判军民融合新形式,谋划新蓝图,为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探寻方向。
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召开如此规模的研讨会,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不仅给这座小县城增加了殊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西峡人武部政委朱培伦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的信心。
回想3年来,在这条道路上走过的点点滴滴,朱培伦有很多的感慨。他说:“工作的工程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收获到成果的时候也感觉很欣慰,因为毕竟我们探索了一个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了一些创新,对人武系统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这就是我感到我们最大的贡献。”
“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西峡模式’,为省军区武装工作树立一个新标杆,摸索一条新路子”。从2011年3月驱车近400公里离开郑州来到西峡任职那刻起,朱培伦就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
为此,他实地调研,足迹遍布西峡境内每个乡镇,耗时3个多月,终于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双融双促、两心两力”军民融合发展新思路。“双融双促”就是把部队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到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用于指导和推动武装工作的发展,以这样为核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应急作战能力,提高地方经济的生产力,这样为主题的双向融合、双向促进,双方通过融合达到互利共赢。
有思路不难,付诸实践才是关键,朱培伦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在推进和深化军民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他没有畏难更没有懈怠,他像一台上足发条的机器,不分昼夜,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他带着西峡独有的制造业资源,多次赴北京,跑郑州,协调总部一些装备制造与西峡知名企业联姻,为节省费用,他住最便宜的宾馆,吃最实惠的地摊,靠着军人特有的韧劲和真诚打动了一个又一个办事部门。去年8月,他冒雨去郑州军民融合创新工作站协调事宜的一幕,至今让同去的副县长王栋记忆犹新。
他们到了郑州天已经黑了,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当时确实是没有准备,整整绕着城郊转了一两个小时才到了工作站,见到工作站的领导,领导们很感动,说你们看看从西峡这么远的地方到郑州来,这么执着,他们说这就合作的一个基础。
在下属眼里,朱培伦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干起工作来几乎不分昼夜。前年夏天,父亲患病住院半个月,他竟抽不出半天时间床前在陪护。
为了工作他确实忘记了自己的休息,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半夜里其他干部已经休息了,朱政委还在给我们打电话提醒我们工作要抓紧时间落实。
河南西峡县人武部部长廖新新说:“朱政委工作上非常尽责,也有思路,尤其在军民融合这个领域探讨研究的比较多,我们西峡武装部在与地方经济工作也好,其他工作也好,联系上,挂钩上确确实实做到了符合我们工作的性质,双重身份双重工作。”
工作中,朱培伦时刻想着融合,处处做着融合。地方开展扶贫帮困,他就把扶贫帮困作为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与深山区二郎坪镇的贫困村——湾潭村“认亲”,一个月内他冒着酷暑4次来到村里走访调查,制定出十项帮抓计划,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原来的湾谭村非常艰难,都是一个石头一个石头的过,一涨水就与外界隔绝了。武装部联系湾谭村之后从市扶贫办协调55万资金,从12年开始,到13年4月份结束,把这桥架成。大桥的建成,一下解决了村民们世代困扰的出行难题,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著名作家二月河听说后欣然题字:军民连心桥。
朱培伦政委不但是一个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是包二郎坪乡的干部,他为该乡的经济建设,为军民融合,为二郎坪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是二郎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动力支撑。
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朱培伦不放过每一次融合机会,尽可能让军地双方都受益。去年初,地方开展巾帼创业信用贷款工程,朱培伦立即协调把活动向军人家属延伸,让每户军属都申请到5万至30万元的贴息贷款。
与此同时,在朱培伦的努力下,从去年起,西峡县每年都为新入伍的义务兵父母购买一份厚礼。
中国人寿保险西峡分公司经理韩江锋说:“(我们)沟通中间,说到保险这个话题了,朱(县)常委提出来,咱们能不能给当兵的父母买一份保险,后来我们给省公司汇报了以后,省公司也非常支持我们这种行为。”义务兵家属杜国俊夸奖道:“我就觉得现在地方政府和武装部工作做的很细,关心的确实很周到,我们没有想到这个事情。”
有个家庭的户主人叫庞荣钦,妻子患有中度偏袒,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自能靠老庞打零工艰难度日,小儿子庞培源正在读中学,品学兼优,但受家庭影响几乎辍学。在妇联主席靳麦琴的帮助下,朱培伦主动担起了 “代理妈妈”,自己每年拿钱资助小培源完成学业。
河南西峡县妇联主席靳麦琴说:“朱政委回到西峡,在武装部工作这么多年对社会工作非常重视,我们多次在一块议论的时间(他)就说,西峡“代理妈妈”活动,民心工程,做的这么好,我也找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来帮助帮助。”
西峡距郑州400多公里,3年间,朱培伦很少回郑州看望妻儿,每次周末妻子带着4岁多的儿子坐上5个多小时来看望他时,他都有说不出的愧疚和伤感。他说:“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说实在的小孩小呀,每天晚上打电话,儿子说爸爸我想你了,回来看看我吧,心里也很心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朱培伦的辛苦努力下,西峡的军民融合结出了累累硕果。“军民融合西峡论坛”成功开通,全国首家县级“军民融合创新工作站”在西峡落户,全国首个县级电视军事栏目《军歌嘹亮》在西峡开播,6家西峡企业 “参军入伍”,一大批军队科研成果实现“嫁接”转化。
点评:人武部,小舞台。在朱培伦眼里,小岗位,也会有大作为。正是凭着心中那份坚定与执著,朱培伦把许多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军地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西峡模式”的一连串肯定与褒奖,正激励着这个上校军官,用满腔的责任与激情,在伏牛深山里放飞着事业的梦想,书写着新时期人武部政委的新风采。(毛铁朕 段一民 陈安勇 马春歌 李淑洁)
(责任编辑:锦绣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