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从辉煌顶峰到失败深渊对国防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1-10-13 15:32
来源:河南国防教育网
作者:王维华
点击:次
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武部 王维华 1940年6月17日,对于60岁的戴高乐将军而言,是一个痛苦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波尔多飞往英国伦敦组建法国流亡政府,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感到自己是孤独的一人,一切都被剥夺了,就像一个人面对着一片茫茫的大海,准备跳到水里游
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武部 王维华
1940年6月17日,对于60岁的戴高乐将军而言,是一个痛苦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波尔多飞往英国伦敦组建法国流亡政府,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感到自己是孤独的一人,一切都被剥夺了,就像一个人面对着一片茫茫的大海,准备跳到水里游过去。”这一天上午12时30分,就任不到20小时的法国总理贝当元帅发表广播讲话,代表法国政宣布“停止同德军的战斗,谋求体面的和平”。同一天,“由于认为免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所受那种惨重损失和牺牲,大部分法国人都感到身心愉快”。此刻,法德开战只有6个星期。
戴高乐不会忘记24年前的情景。在凡尔登城下,贝当将军以必胜的信念果敢指挥,法军斗志昂扬,军官身先士卒,带头冲出战壕同德军展开白刃近身搏杀,士兵们面对420毫米迫击炮弹的猛烈炮击和速效窒息毒气弹的浓浓烟雾,仍然挺立直至战死。短短10天里,上层连长戴高乐将军3次负伤直到被俘。与此同时,法国战争动员机器高速运转,武器、弹药、人员源源不断投入战场。最终法军以1:7的兵力劣势,历时10个月,消灭了德军50个师,取得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光辉一页。法兰西民族勇敢刚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展露无疑。
历史总是无情的。同样是法国,对手还是德国,仅仅过了24年,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积累近150年的全民国防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46万伤亡军人铸就的“凡尔登光环”,经过敦刻尔刻大撤退、马其诺防线失守,在德军兵不血刃攻占巴黎、排着整齐方队阔步穿过凯旋门后,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法国由辉煌的顶峰跌入失败的深渊,贝当也由民族英雄沦为历史罪人,整个法国仿佛只留下戴高尔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孤独身影。
历史结局总有征兆可循。除了政府腐败无能、军事理论落后以外,战争精神准备不足是导致法国战败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忽视了全民国防教育,举国上下笼罩在和平主义气氛里,贪图享乐安逸和厌战畏战情绪四处弥漫。1935年,国民会议讨论国民服役期延长法案,响应寥寥。1938年,拖延了10年的《国家动员法案》勉强通过,而此时距离战争爆发仅有1年的时间。即使法德宣战以后,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法军部队仍是“毫无目的地打发日子,安心执行警戒任务以消磨时间”。前线军营建立了娱乐中心,士兵增加的酒类配给供他们借酒浇愁,购买了一万个足球以消耗精力和时光;军工厂没有加夜班,制造飞机大炮的熟练工人的雷诺工厂只有8000工人。战争初期,因空袭而关闭的戏院、歌剧院、音乐厅、电影院重新开门,人们仍然开着汽车下乡度周末或在城里兜风。这个世界上开创全民总动员、最早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在战败前却没有能组织一次有效的动员。
最致命的是精神武装的解除。实际上,在巴黎沦陷以后,法国仍有2/3的领土没有落入德军之手,仍然可以集中为数众多的士兵和坦克,还有400架飞机完好无损,法属北非三国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世界第三的法国舰队仍享有航线自由、海外港口安全等便利条件。然而,“法国已无所作为,只有向它不幸的命运屈服了,只有走这条路才是明智的”。事后,时任法军总司令的甘末林将军一针见血报指出:“今天所动员的人员,在两次战争之间的阶段中,并不曾受到爱国的精神教育,所以他们对于决定国家命运的决斗,在精神上是毫无准备的。”
常思危方无患。否则,150年的精神积淀,24年就能轻易消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持之以恒地重视和强化全民国防观念。一个没有强烈民族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的人,是不可能在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遭到侵害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的。这是法国24年历史留给世人的启示。 (责任编辑:锦绣河山) |
------分隔线----------------------------